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时间已公布:
初得消息,同学们肯定又免不了一轮慌乱,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个时候,越急越要稳住,接下来的几天,更好合理的安排时间,我们也会为大家提供最有效切实的应对策略。
根据要求安排时间
同济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办法
查询网址:
https://yz.tongji.edu.cn/html/zsxw/sszs/2017/03/08/04c1520d-1d7c-45d8-9fb9-2648049b830b.html
关于同济201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注意事项,同济研招网上已经发布,相信大家已经都看到了,这里就不赘述了。接下来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按照相关要求和流程进行即可,当然各个时间节点老师们也会经常对大家提醒。
复试所需材料
(同学们最好保存下来,一一对照准备!)
注意事项
复试,快题定生死
我们都知道,复试的重头戏是快题,快题过线,面试也会比较轻松,快题不及格,面试也很难找补回来,这也是这么久以来我们一直在帮大家攻坚克难的地方。
对于大家最担心的的复试快题的问题,几小凡先给大家上一轮干货,再为大家剖析一下重点!
干货阅读:
?同济建筑复试丨预热课程①:如何从日常练习转化到考场方案
?同济建筑复试丨预热课程②:同济2016建筑学复试快题解析与评图
?同济建筑复试丨预热课程③:同济2011建筑学复试快题解析与评图
?同济建筑复试丨预热课程④:同济2015建筑学复试快题解析与评图
?复试精品课|从案例分析到快速设计-01
?复试精品课|从案例分析到快速设计-02
?复试精品课|从案例分析到快速设计-03
?复试评图课-01|如何玩儿转内部空间~
?复试评图课-02 | 外部空间,新题加盟~
审题,重中之重
1.读任务书:
任务书需要研读5遍,复试时间基本上是充裕的,这个时候对任务书的思考,对核心考点的把握,将决定了你整个设计方案的走向,所以此步万不可潦草。通常在任务书中,除了明确的表达了对本设计的要求之外,还会暗示一些要求,以便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阅读任务书,挖掘其弦外之音。
2.确定要求:
明晰项目性质、规模、主要功能要求、特殊功能要求、规划要求、有无限制性规定等等。
3.正确理解:
比如,动静的分区、景观的朝向(需要景观的房间,一定要给足景观)、特殊空间和功能的安排、交通组织、周边环境、保留物、建筑出入口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是老师会注意的地方。
4.【特别注意】:
括号内的文字都万分重要。要知道,同济的任务书都是很惜字的,所以每个字都要仔细研读,特别标明的字眼,往往是老师想要考察的地方以及你需要表现出的设计要点。
分析,把握要点
构思快题方案一定要有整体策略,切不可对某一点过分偏执,要知道老师看的是整体水平,复试快题考试主要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四点:
1.功能:
各功能空间的流线要求,动静分区,朝向要求,开放程度等等,都需考虑细致。要能够根据功能的动静、内外把中小房间有效叠加、空间与大房间有效叠加,可以节省你排布房间的时间。平面没有疏散问题、没有黑房间、分区明确即可,不要太纠结于面积。
李老师独家柱网排布和面积计算技巧
2.空间
建筑的空间体验感,绝对是方案的加分项,也是老师们特别欣赏的部分,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设计能力有效拿捏,把握好尺度。
基础班教材涉及了很多空间方面的教学,现以分析图分册为例。
3.形体
合理的形态构成应是建筑给人第一眼的感觉,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大的形体操作手法,一眼就能明晰你应对题目要求的策略。
4.城市环境
同济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你在分析基地的基础上,要着重分析基地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和功能关系,总平面表达是重点,要体现整体性,宏观性,建筑体量和组织关系,主次关系,要有清楚的主线!
复试快题时间分配
2小时 审题+做方案
复试题目较复杂,审题需要仔细,反复思考,千万不要追求狂拽酷炫,做一个四平八稳的方案,简洁扣题就好。
3.5小时 绘图
顺序:平面、总图、剖面、效果图、立面
重点在于平面、总图和效果图,剖面和立面可以先规划好位置,最后画。
0.5小时 上色
复试的时间是绝对充裕的,大家都会画的比较丰富,上色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不宜再像初试那样简单。
两大重点题型
复试快题时间为6小时,任务要求肯定比初试题目复杂很多,根据往年题目分析,同济复试快题近年来尤其对规划方面或是加建方面比较偏重,这两者又是同学们的普遍弱项,下面针对这两类题目的设计策略再为大家强调一下,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天也需要根据自己的不足着重训练:
规划综合类:
题目类型:
1.在一个地块中布局建筑群;
2.建筑分散在两个以上的用地中;
3.在单体设计上,常以建筑群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建筑作为考察对象。
设计策略:
1.规划结构上,首先,分析场地的人行入口、车行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地面停车等的布局;其次,根据周边道路情况、地块形状、景观及一些限制性因素(如地铁线、住宅、高架桥等)确定场地主要轴线、次要轴线,而轴线的交叉点或者起始点即为节点;再次,将基地分为各个组团,同时区分核心建筑、一般建筑。最后,对轴线、节点、绿化景观等进行设计。
【注意】:上述各个步骤并没有严格的顺序之分,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2.建筑布局上,从“营造外部空间”和“建立室内外空间的联系”这两方面来着手。
a. 营造外部空间: 外部空间,即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活动、相互交往的场所,包括街道、广场、水滨、绿地、公园等,这些空间可以通过节点、轴线、视觉通廊、生态廊道等连成系统,形成序列化的空间,以促进城市活动的连续性和丰富性。
b. 建立室内外空间的联系: 可以考虑建立建筑室内空间与基地内部及周边的树木景观、滨水空间、历史建筑等的渗透关系。
总图规划,轴线很重要,大的关系要明确。
新旧建筑类:
题目类型:
1.在旧建筑内部进行改建;
2.在旧建筑一侧进行扩建;
3.在旧建筑顶部加建;
4.在历史街区中设计新建筑。
设计策略:
1.妥善处理新旧建筑功能、结构、形式的统一性与整体性。扩建和加层在设计意图上除新建筑本身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之外还应考虑旧建筑功能的提升、新旧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形象上的联系与过渡的问题。旧建筑部分的处理应注意功能提升、结构更新、旧建筑作为一件展品三个层面。连接部分则采用灰空间、玻璃体、天桥等虚体实现新旧之间的过渡。新建筑部分的手法包括修旧如旧、符号提炼、以简衬繁、围合空间、体块冲突等。
2.以城市文脉视角关注历史街区内新建筑问题。加建建筑除了关注新旧建筑本身功能、形式、空间上的联系外,更要关注周边肌理的延续和城市空间的引入,具体的设计手法包括: 城市界面的延续、建筑形体围合出积极的城市公共空间、底层架空引入城市元素、下沉庭院呼应城市景观等。
周边不同的城市肌理
结合周围历史街区条状肌理、院落式肌理等情况,生成建筑形体。
八大注意事项
方案成型后,一定要对照任务书认真检查,是否满足任务书的要求,该顾及的点有没有忽略,相应的限制有没有踩线等等,下面八条一定要逐一对照,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挂点:
1,是否缺少题目中重要的设计要求;
2,题目中重点字眼是否都有考虑到(尤其是不要忽略括号中的字);
3,环境是否有考虑,是历史街区的建筑还是城郊的建筑,要不要考虑城市肌理与城市空间。
3,主次入口的选择是否满足要求(很重要);
4,功能是否合理,房间型功能与空间型功能是否处理妥当;
5,是否符合功能要求和规范,入口和交通是关键;
6,形体不要过于复杂,操作手法要简洁明确;
7,能塞得下一张图纸就画一张(两张图纸要使图纸丰满需要很大图量),轴侧、总图、分析图一定要重点表达,立面可以放最后画;
8,考完快题要及时与自己的导师沟通,万一出问题,说不定导师有办法。
能画一张就画一张,两张图量会很大,但如果实在一张画不下,画两张也没关系,时间应该是够用的。
◆◆◆
编辑丨几小凡
/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几凡所有,转载请通过后台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投稿邮箱
20358673@qq.com
/
设计丨手绘丨游学丨考研丨留学丨出版
官方网站:https://www.shjifan.com
电话:400-022-1066;18117140286
客服QQ:2850910896;2850910873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大连路1548号莱克大厦6楼
建筑交流群:361990054
规划交流群:593737743
景观交流群:593738712
网络课堂群:54277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