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111111

222222222222222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价格表=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有效果吗(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投放价格)

  昨天的朋友圈忽然被一个叫分答的产品刷爆,上千个KOL一起玩起了同一个语音问答游戏,而分答,就是在行推出的新功能,使用用微信服务号做的测试。

  果壳网旗下的知识共享平台在行刚刚度过它们的1周年生日,在是从O2O+C2C的模切入,硬生生地把线上的人又拽回咖啡馆的桌子上。作为该模式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行也收获了很多。据其CEO姬十三的公开发言,在行平台已经聚集了8000余名行家,用户总数也已近百万。

  这个模式很重,虽然面对面的交流是效率最高的,但是现在的都市生活中想体验一次的确是一件门槛比较高的事情。能不能有更轻的一些玩法呢?有。在行的整个核心价值是对人知识的肯定,相信知识是有价值的,更相信人才是整个知识交易的主体,其内部早已测试过一些比较轻量级的玩法。在行的今年1月低调内测了一个名叫“吱”的行家抢单板块(如下图),这是一个悬赏征答模式的远程通话功能,学员悬赏发布问题,行家抢单远程解决。

  

  线上问答的模式前面已经有人尝试过,但是分答设计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机制,因此在没有在行的微博微信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昨晚在朋友圈刷起了屏。 而昨天上线的“分答”则是另一种新尝试,行家用60秒的语语回答用户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答案还能被沉淀下来用于分享交易。这是一个最轻量级的零售版在行,是每个人60秒的奇葩说脱口秀。

  这个模式的设计是有提问者悬赏向另一个用户征集答案,回答者的回复形式为60秒以内的语音,其他用户可以选择付费1元以旁听这个答案,回答者与提问者对半分。旁听机制可谓整个模式的设计亮点,与提问者对半分成是一种尊重提问者的表现,因为一个优质的提问与优质的回答也是一样难得。此外,这也能大大激发提问与回答方的传播欲望,因为双方都能够在传播中获得额外的旁听收入。

  周日下午开始发布,在史航、程青松、东东枪等一批明星大V与数千在行活跃行家的带动下,分答先由文娱演艺圈开始点燃并蔓延下去。在行的行家领域分布50多个垂类,因此在分答上面各种有趣有质量的答案层出不穷。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价格表=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有效果吗

  

  史航回答:“如何从容参加前任婚礼?” 东东枪回答问题“冷场时,如何快速挽救话题?”

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价格表=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有效果吗

  程青松回答:“如何一秒鉴定陌生男是直还是弯?”

  陈章鱼回答:“如何把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看完?”

  ……

  数千条有趣有价值的答案,每条偷听仅售一元。

  问题的提出者也在这个模式中受益颇丰,例如一个网友提问史航“非要在范湉湉和马薇薇之间选一个做女友,会选谁?”获得了近600的收听,获得了近300的收入。

  微信从多个圈层同时引爆朋友圈、KOL从微博带量突破朋友圈关系链、优质问题和答案沉淀延长产品活跃周期,对于一个成立仅一年科技创业公司而言,能玩得这么巧妙也是极其难得。

  在知乎上有个问题特别多人关注:“知乎为什么没有做出在行这样的商业模式?”提问者认为知乎上也有大量意见领袖,按说是更有做出在行这种商业模式的条件才对。

  其实人们看到果壳是有经验的内容社区、知识分享公司,但可能没意识到这家公司有多年的教育行业背景,且创始人姬十三是学习领域的博士,果壳达人也聚拢了一批知识精英与学习爱好者。

  果壳与在行在用户群体上有一定的差异,果壳会有比较大比例的高校学生用户,而在行的用户基本都是职场人士,且高净值的客户居多。但是这两者用户群都有一些性格的共同点,几乎都拥有爱学习、爱分享的特质。在行和分答也都是对知识分享和教育学习的深入洞察产物,是在操作层面上对知识盈余者如何变现这个内核的延伸。

  会写文章会传播和善于教别人,善于做互动式的分享,是不同的技能。好的写作者不一定是好的互动分享者,擅长写的人也不一定擅长说。系统地、互动式的大课分享,对讲者的技巧有很高要求,这是大部分专业人士和写作者不具备的,把大V们赶上分享课的平台,看起来逻辑合理,其实可能是灾难。

  这就好比让大V去直播学网红赚钱,大多数人还真做不到。

  通过一种门槛更低的方式让大量专业人士入场,使得他们可以成为传授的主角。通过产品的迭代和生态的改造,在行已经慢慢实现了效率、收益和门槛的平衡,这是典型的颠覆式创新产品的打法,有想象力的打法。

  模式最重的线下约见、模式稍轻的悬赏征答,行家抢单的“吱”是在行应用现有的两种玩法,如果“分答”功能在下一步被整合进在行APP中,那么就会又多一个更加轻量级的玩法。人的困惑有很多层次,不同程度的问题应该适用不同的解答模式。没有一种模式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三种组合起来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的类型了。

  单独看分答这个产品,固然有趣、有病毒式,但也单薄,让人觉得可能会像值乎一样一夜成名后就销声匿迹。但如果结合在行此前在付费知识产品上的布局,这生态关系就很稳固了。如此,复盘来看,在行的野心、耐心和雄心非常惊人。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