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同时,网络安全形势也愈加严峻。那么,市民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呢?现年67岁的成都市民林大爷表示,对于网络诈骗这一块,他自己就发生过一件“心有余悸”、“后悔不已”的事情。
不要在街头
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
一天下午,大爷和老伴余大姐在东郊记忆的草坪上晒太阳,一位背着黑包的男士走上前来,蹲下来向老人推广成都某农家乐网微信端,并表示如果扫描二维码将提供手机支撑架等小礼品。
尽管余大姐坚决反对,林大爷还是固执地掏出了手机,“我微信耍不熟,不会扫。”“我来帮你操作”。倒腾了半天,男士表示,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扫描成功,但依然提供了小礼品。
“你不知道现在电视、报纸天天都在说网络诈骗吗?”“我手机没有挂钩银行卡,就算有是坏人也偷不了什么?”回到家里,老两口为了这个事情一直吵闹到晚上。余大姐为老伴的固执表示不解和担心,“枉自还是教师出身的文化人,怎么就听不进去呢。”
在成都市公安局举行的“防范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现场,林大爷带着疑惑,好奇地向网络民警和省市通讯、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咨询相关问题。
“现在的通讯网络诈骗手段非常隐蔽,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千万不要在街头扫描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在现场的民警解释说,通过扫码、短信链接等方式,犯罪分子可以将手机植入木马病毒,这个病毒生成带有诈骗内容的短信再群发给手机通讯录中的所有手机号码,“接收者以为是亲戚朋友发来的,缺乏警惕和防范,一点击就可能中招被骗。”
成都市通讯网络诈骗
发案升幅较大
去年,成都市通讯网络诈骗发案升幅较大。全年全市共受理该类诈骗案件7069件,同比4009件上升76.3%;立案7041件,同比3440件上升104.7%;造成群众损失1亿元,同比上升150%;全市共刑拘141人。
近日,由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与360联合发起成立的猎网平台也发布了《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从全国各省举报量可见,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和四川位居前五位,举报量分别为3040起、1992起、1480起、1395起和1354起。
“在传统的电话、手机来电类诈骗中,中老年受害者占多数。”在活动现场,四川电信公司安防部门负责人认为,在互联网诈骗中,年轻人是受害者的主体。虽然老年人是使用网络交易、购物的少数,但决不可以掉以轻心,“现在很多老年人也开始使用微信,如果手机中毒,也可能成为诈骗信息的散发渠道”。
不少高学历知识分子也受骗
“虽然我们目前没有针对中老年群体的专项数据分析,但受害者中这个群体数量不小,要加强防范。”四川省、成都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的民警分析说,首先,老年人拒损心理较强,担心受到损失,往往顺着诈骗者的提示深陷其中。其次,一些老人体弱多病,对保健养生类诈骗容易上当。
有趣的是,采访现场,多位民警、专家表示,自己的父母都曾经历或险些遭遇通讯网络诈骗,而且他们的学历都不低,一些还是高学历知识分子。
专家们认为,退休的高学历老人也只是在他从事的领域有专业知识,而且退休后和社会脱节,对社会中的新形势、新变化了解不多,对花样翻新防不胜防的通讯网络新型犯罪自然缺乏了解。
“我曾经历一些类似事件,个别老人年龄大了后有些偏执、固执。例如,一位老人在民警、银行阻止下,坚持要向陌生人汇款。”成都“最美警察”、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兴隆派出所教导员徐苑榕表示,在公安、电信、金融机构加大宣传的同时,也希望老人的子女能够给家中老人多介绍社会中一些老年人容易被蒙蔽的新型犯罪手法。
专家支招
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安全专家支招说,当前网络诈骗的手段很多,有的是冒充好友借钱,利用QQ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有的是通过网络购物诈骗,说要收取订金骗钱。不少犯罪分子还利用传播软件随意向互联网QQ用户、MSN用户、邮箱用户、网络游戏用户、淘宝用户等发布中奖提示信息,从而获得受骗者财务信息进而窃取资金。
专家提醒市民们千万不要贪小便宜,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不向他人透露本人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使用比较安全的支付工具。另外,也不要轻信以各种名义要求先付款的信息,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人。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