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真正重视学生的大学榜 |CBNweekly封面故事
来源 :肖文杰第一财经周刊
不妨把大学教育看作一个产品,然后站在学生——也就是用户——的角度重新审视它。
本文为节选,戳“阅读原文”可获取完整付费报道
2017年9月,《第一财经周刊》“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正式发布。与现有的大学排行榜不同,这份榜单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评估体系,试图把大学教育视为一个产品,从用户——也就是学生的角度重新评估中国的大学。
长久以来,不论官方的大学分级、学科评估或是项目审核,还是非官方的大学排名,学术科研总是占绝对权重。它们或是依靠主观打分,或是依靠各种论文的统计数字。只要对这些榜单稍作研究,你就会发现,在几乎所有对针对大学的评价体系里,大学最重要的体验者——学生的角色多是缺席的。
在中国,绝大多数大学管理者想必会同意,学术生产才是大学这一庞大组织的首要“KPI”,因为它对应了经费和拨款,这是大学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如果把大学看作是一个公司,那么学生才是它主要服务的用户,而用户关心的问题——老师是不是认真上课、能否出国交流、继续深造和求职的机会有多少,甚至宿舍有没有空调、食堂饭菜好不好吃、网络够不够快——也应成为评判大学的重要标准。
这也是《第一财经周刊》作为一份商业杂志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的原因——是时候强调一下学生的重要性了。相比学生的体验和成长,论文数字和科研成果显然更容易被统计,但我们想从这份榜单开始,让更多人试着关注真正重要的东西。
《第一财经周刊》“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设立了5个维度来评价中国的大学:同龄人指数、学术指数、公司人指数、生活圈指数和城市指数。它们的权重分别是50%、20%、20%、5%和5%。
同龄人指数被赋予了最高的权重,因为我们相信大学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决定性元素和收获都来自身边的同龄人。这一指数的原始计算数据基于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招生情况,它当然不能完全评判年轻人的优劣,但这是现下最客观的数据。
学术是传统大学排名中最主要、甚至是全部的指标。此次我们仍然将其纳入,但调低了权重,因为站在大多数学生的角度,顶尖学术成就固然重要,但离自己很远,也难以产生直接影响。
公司人指数评估的是毕业生的发展前景。数据合作方e成科技和实习僧提供了不同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和薪酬数据。这可能是如今学生在选择大学教育中最关心的话题。
生活圈指数可能是大学这一产品所能提供的最直观的服务。数年的衣食住行都在这个社区里,我们应该关心它的供给能力。《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为我们提供了数据支持。
城市指数很简单,我们按照《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的结果,为大学所在的城市赋值。大学毕业的公司人肯定不难理解城市的加成效应,它对应着你短期的人生体验和长期的未来发展可能性——在当下中国,读大学仍然是最普遍的人才迁移路径。虽然这一指标只占5%的权重,但对许多总分接近的学校而言,最后的差距就在于此。
最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前十。具体的Top100排名列于文后,101-300的完整榜单请关注《第一财经周刊》杂志和官方App。
排名靠前的大都是我们熟悉的名字,但它们的互相位置,以及在各个指标的排名却有许多有趣的结果,在《第一财经周刊》2017年第34期杂志的封面报道中,你能读到更多。
本榜单学校名录参考《2017年教育部本科学校名单》,需要说明的是,美术、音乐、体育、公安警察类院校不在其中,你显然无法比较中央音乐学院和某个综合大学的优劣,它们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有独特的评价方式。
同时,一些年轻的新大学也参与了此次排名,比如最近几年声名渐起的中外合办大学。它们与中国的同行相比有诸多不同,这也让它们成为一个观察其他大学的有趣角度。
这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评价体系,许多我们设想的维度并未纳入考量,比如“食堂指数”“出境交流指数”“社团指数”“多元指数”……有些是能力有限,有些则是因为中国大学的行政色彩使我们很难拿到统计数据。
我们更愿意把它作为一个寻找之旅的开始,寻找什么是好大学的标准。
对中国的大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虚无的命题。由于依靠拨款,中国的公立大学不用担心生存问题,但这不意味着中国的大学不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如果一款产品对用户失去价值,那它迟早会失去市场。
因此,回到我们制作这个榜单的初衷,正如Eric Ashby在《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所论述的观点:大学是继承文化的机构,它的形态必然随着外部的进化而进化。而无论怎么进化,它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
本文版权归《第一财经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肖文杰
第一财经周刊主笔,关注汽车、制造业、城市商业
xiaowenjie@yicai.com
论文集目次(465页内文,47位专家报告):中国给水排水 2017年中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级研讨会 论文集目次
2017-09-05中国给水排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1
2
本届大会以会议研讨交流为主(约47个专家报告)和现场参观典型工程为辅助的形式。
3
17.题目:先进的膜法污水升级改造技术-MABR, MBR和MACmbr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城市水环境研究院孙永利 副院长
报告人: 东南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吕锡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人:浙江工业大学 环境学院李军教授
13:25—13:55
报告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第一设计院 李征高工
报告人 :常州市排水管理处 许光明处长,陈俊 总工程师
16:45—17:10
抽奖
4
2、行业协会: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地学会、协会等。
5
6
会务费:
住宿:
电话: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单位
邮 编
地址
姓名
性别
部门
职务
电话
手机
是否
住宿
汇款
方式
发票
信息
区间
距离
公交
地铁
出租车
6km
/
27km
12km
/
3km
/
同时对改造和新建工程进行了能耗追踪,一期和二期吨水电耗从改造前的;降至;三期新建工程吨水电耗为,出水标准提高而能耗降低,主要源于采用微动力混合池型,取消推流器,降低推流器电耗;同时,悬浮填料填充率增加,大幅提高氧利用率,降低曝气能耗。
点击原文下载全文及参会回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