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晚,在宛陵湖公园内,一男子散步时突发倒地猝死,令人惋惜!
▼现场视频
目前,猝死开始在中青年人群中频发,加班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夜猫子,久坐少动,缺乏锻炼,加上现代人饮食油水足导致油脂及糖盐摄入过多,堆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而猝死。专家表示:目前主要集中在30-50岁、事业处于上升期、生活缺乏规律的中青年人群。很多猝死者生前精神压力大,工作处于连轴转的状态。
近年部分企业员工死亡案例
●今年3月,深圳36岁清华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加班到凌晨。
●2013年5月15日,搜狐旗下游戏门户网站“17173”一名24岁的网络编辑在上班路上,晕倒在公交车站台旁抢救无效死亡。
●2012年5月,腾讯女性频道主编于石泓因脑溢血去世;2011年底,久游市场总监刘俊因病去世……
●2011年 11 月,百度地图技术研发人员林海韬在睡梦中猝死,其从中山大学毕业加入百度才 4 个月,死前曾在微博多次吐槽工作压力大,曾 48 小时不休不眠。
●2008 年 2 月,华为员工胡新宇因长期加班导致脑炎而抢救无效去世,其为获得好的绩效考核,几乎每天加班到 2 点,最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卫生间。
超过90%猝死在医院外
所谓猝死,是指平常看上去的“健康”人,或者病情基本稳定的人,短时间突然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叫做猝死。导致猝死的内科原因绝大多数离不开心脑血管事件,其中以心梗为主要原因。
以往年轻人突发心梗、急性脑卒中的比例很低,近年来却明显增长。
“心脏性猝死是全球目前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其突发、迅速、不可预料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硕士生导师唐安丽说,我国每年有54万人发生猝死,“这一数字相当于,每个星期有22架满载的波音777飞机坠落导致全机死亡的人数”。此外,据她介绍,我国抢救成功率不到1%,超过90%猝死在医院外。因为心脏突然失去收缩或泵血功能,氧气不能达到身体器官,如未能及时救治,短时间内可夺取生命。“如超过4分钟就会有不同程度损害。延迟1分钟,成功率就降低10%,如超过10分钟抢救过来,一般就不能正常认知和活动”。
健康人群也会发生猝死
“心脏性猝死并非没有先兆,高危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心血管专科检查,当然健康人群也会发生猝死的情况”。
据佛山市中医院脑病科、心病科反映,20多岁就突发中风,30-40岁就发生心梗的病人并不少见,尤其是中风的年轻患者,询问病史,绝大多数发病前都有过熬夜的经历。主治医师刘绍辉介绍,反复熬夜会导致血压波动,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种感染性疾病,新陈代谢功能下降,且熬夜使得交感神经会被异常激活,可诱发恶心、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容易发生猝死。
猝死的人在发病前常有胸痛、头晕和极度疲劳等先兆症状,一定不可忽视!
猝死并非没有征兆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口唇明显的紫绀、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
大家都知道,心绞痛和心梗都是包括在冠心病里面的,冠心病的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心绞痛服药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症状就会缓解。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抢救最佳时机:心跳呼吸骤停4-5分钟内
“猝死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防不胜防,一般来说,心跳呼吸骤停在4-5分钟内是进行有效抢救的最佳黄金时机,超过这个时间,成功率就会大大降低,预后也会很差。” 如果在你身边有人突然倒下,心跳呼吸骤停,那么,除了迅速致电120外,沉着大胆地伸出援手,就地进行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在医生到来前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是最有效的救治,可以大大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